<td id="yc400"><option id="yc400"></option></td>
  • <option id="yc400"><kbd id="yc400"></kbd></option>
    <td id="yc400"></td>
    廣州漢鼎印務有限公司

    新聞動態

    族譜續修印刷的基本步驟有哪些

    2020-04-28

      過去,每個家族都會有族譜,歷經續修,完整規范,世代相傳,長期保存。但是,經過多次戰亂,族譜遭毀失,宗祠遭破壞,祖宗牌位也都損壞,導致后來許多家族字輩都變得混亂。現如今,大家都認識到修譜續譜的重要性,很多家族開始重新修訂族譜。

      可是,族譜編修

      我們又該從何入手呢?

      壹

      成立族譜編修組織,即族譜編修委員會。

      通俗地說,就是由誰來倡議修譜,誰來組織修譜,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保證修譜能順利完成。

      首先要有倡修者。每一件事的緣起總得有熱心的人提議。現在的倡修者,首先是宗族事務的熱心者居多,其次是本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者,然后是經濟較富裕和在政界有一定影響力的族人。

    族譜印刷

      協助光澤縣黃氏會長與宗親查詢祖源

      既然已經有人倡議,召開籌備會議就顯得很有必要了。參加籌備會議的人員一定要具有代表性,首先是各房各份要有代表,其次是各地各村莊要有代表,再次是注意吸收各界的知名人士,尤以政界、經濟界為重點。

      籌備會議產生的成果主要是:第一,統一思想,確定族譜一定要修;第二,成立纂修族譜委員會(理事會),選舉負責人。這個委員會(理事會)就是此次修譜的組織者。

      貳

      制定編修凡例

      凡例的內容主要有如下幾項:

      1.編修族譜的指導思想;

      2.族譜編修的原則,諸如民主協商、橫排豎寫、詳今略古、繼承創新等原則;

      3.說明族譜的體裁結構和篇目框架,選用圖表的具體要求;

      4.標明本次族譜編修的時間斷限;

      5.規定行文的規則和要求;

      6.交代族譜所使用的資料來源,收集途徑,材料的考證、鑒別和使用情況;

      7.族譜版本的設計要求。

      以王氏宗譜編修部分凡例為例:

      叁

      籌措修譜經費。

      舊時的家族一般都有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。固定資產一般是田產、林產、塘產和房產。而流動資金的來源則是固定資產所產生的收益(如田租、房租)以及族人的捐獻。所以,家族是有一定經濟來源和收入的。它的支出主要是辦公費用(維持宗族祠堂的正常運轉)、祭祀、修譜、資助品學兼優但家境貧寒的子弟上學,等等。

      現在修譜經費多為按人丁收取的譜丁費及族內熱心人士的捐款。

      圖為陳經理代表中華族譜

      與寧化羅地系豫章羅氏宗親簽訂續譜協議

      經費開支

      修譜開支的范圍主要有以下幾項:

      1.印刷費。主要是印刷族譜的費用,這是修譜中最大的一項開支。

      2.辦公費。包括修譜委員會(理事會)日常開支、打印費、宣傳費、通信費等。

      3.差旅費。赴外地調查族人情況和查詢、購買老家譜和姓氏資料所發生的費用。

      4.伙食費。主要是倡議修譜、集中議事和頒譜、祭祖時的餐費開支。

      5.人員工資。這項開支可有可無,主要是看大家議事時怎樣決定,如果大家認為修譜是對宗族盡愛心,無須報酬,這項費用即可不支出。它主要包括支付給修譜委員會(理事會)成員、編輯、普查員等的報酬。

      6.若聘請和委托修譜專家團隊或專業機構來編修族譜,是要支付費用的。

      肆

      發起倡議書。

    /upload/news/1588040678307032.png

      以下以林氏家族的倡議書為例

      林氏家族族譜續修倡議書

      各位宗親、各位族人:

      大家好!今天,我們歡聚一堂,體現了我林氏家族的興旺發達,增強了林氏家族的凝聚力,展現了我林氏家族同心同德。
    古人認為,人生有三件大事,這就是修繕族譜、建立宗祠、保護祖墳。修纂族譜和建祠修墓是宗族的頭等大事,邦國有史、地方有志、家族有譜、自古而然。邦國無史,無以識其興衰;地方無志,無以證其沿革;家族無譜,無以考其世系。國盛修志,族旺修譜。

      “家之有譜,猶國之有史。史記一國之事跡,譜敘世代之源流。”無家史,族無根;根不茂,族不興。宗譜是記錄家族組織活動的檔案材料,透過族譜,不但可以追溯本姓的根源世系,還可以看到變幻的歷史風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滄桑。故而修譜可以“溯淵源,分疏戚,序尊卑。”可以敦親睦族、揚善懲惡,可以發揚傳統美德、尊祖敬宗、教化后代、促進社會和諧,更是延續人文、傳承文化的德行善舉。家族中有宗譜,家族成員都按字輩命名,雖歷經多年或遠隔千山萬水,同一家族成員均能按照族譜論出輩分高下和親疏來,所以宗譜是家族的“傳家寶”。

      茫茫史海,你的歷代先祖是誰;華夏滄桑,先祖歷史上經歷過那些榮耀和磨難;方圓大地,你的根在那里;宗親聚會,你的輩分是多少,孰長孰幼;等等,要回答這些問題,最好的辦法只有通過編修族譜來解決。

      修譜聯宗睦族已成為我們家族生活中當務之急,以修族譜而考世系,溯本源,明人倫,別長幼;以修族譜而尋根訪祖,追念先輩美德,繼承祖宗遺訓,光達前人業績,傳我族根源;以修族譜而溝通宗親,團結族人,昭示后生,興丁旺族。修好族譜,等于為子孫留下一筆永久享用之精神財富。宋代名賢歐陽修說:“三十年不修譜,謂之不孝”,難道我等甘作家族的不肖子孫嗎?吾輩今日不修譜,三代以后誰識君?現在,我們家族人丁興旺、各行各業人才濟濟,擁有一定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資源,已具備續修我林氏族譜的條件,為此,我們倡議:我林氏族人立即行動起來,立即修繕《
    林氏族譜》!

      以往修編族譜,是一項浩繁的工程,非朝夕之間能夠完成。通過接觸中華族譜系統的電子族譜后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流芳百世。中華族譜系統采用計算機技術來替代傳統的紙制續譜方式,充分運用新載體互聯網修纂與傳承族譜,已經成為當今修譜的嶄新課題。而且電子族譜,使用方便,易于傳播,可將族譜數據,供多人復制或打印使用;通用性好,姓氏的老族譜,均能轉換為“電子族譜”,也可新篆寫族譜;記載瀏覽各種圖文資料,甚至可以把聲音和視頻添加進去,在記載方式上實現新的突破和發展,為族譜修纂開辟了廣闊的天地。雖然中華族譜系統提供了現代化科技,為修譜提供了很多的方便,降低了修譜的費用。必將還要耗費相應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希望我們廣大族人發揚崇尚族親、愛家愛祖的精神,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積極為修編族譜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
      修譜資金的籌集,按照我林氏族人100元/人收取,捐款秉持自愿之原則。在機關、部隊、學校、醫院、科研等部門工作的事業有成者,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,奮斗到今天,實屬不易,是我林氏族人中的佼佼者,同時,有穩定的工資收入,有一定的能力捐資。歡迎這些宗親捐資立傳上譜,這對本人是光宗耀祖,對族人是榜樣,引以為榮。廣大族眾根據自己的家境情況,積極捐資。無論是外出打工的,在家種田養殖的,還是生意人、小業主,勞作辛苦,收入不高,可以適當捐資。凡是為續修族譜捐資500元者,均榮登“捐資助修族譜功德榜”,流芳百世,不失為一件積德行善光宗耀祖之事。凡捐款
    3000元者除載入功德名錄外再登錄個人照片一張;凡捐款 5000元以上者,再加登錄個人簡歷。凡捐款
    10000元以上者,除享受前列待遇外,再登錄個人傳記一份。同時捐資1000元以上者將于族譜續修完成印刷成冊時贈送族譜一套。

      宗親們,此次修譜,功在當代,惠及子孫,望大家同心同德,盡自己應盡之責,修編《
    林氏族譜》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千秋功業,希望廣大族人同舟共濟、人人參與、廣泛宣傳、集思廣益,共同完成本次族譜修繕工作,以告慰林氏先祖,昭告林氏后代。

      特此倡議

      林氏宗親修譜理事會

      年 月 日

      伍

      家譜編修的步驟。

      1.通讀老譜。首先要對老譜,特別是上一修老譜要仔細地閱讀,摸清楚老譜的格式、凡例,對本族的歷史源流和支派世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。

      2.繪制世系圖。也就是將上一屆老譜上所載的人員按輩分全部畫到紙上,一輩一輩用線連起來。這項工作比較浩繁,但也很重要。因為你只有畫完了世系圖才可能對老譜所載人員的房分、輩分有一個清晰的了解,更重要的是,你在普查時不會遺漏人員。

      現在運用中華族譜系統,就可以實現族譜的數據化,通過族人資料的快捷查詢,可以更快更精準的完成族譜資料的新老對接工作。

      3.普查。普查就是將上一次修譜還在世的族人,上次修譜后到本次修譜時出生的族人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。普查包括哪些內容呢?下面我們設計了調查表。

      十二時辰制:

      子時 ( 23時至01時) 丑時 ( 01時至03時)

      寅時 ( 03時至05時) 卯時 ( 05時至07時)

      辰時 ( 07時至09時) 巳時 ( 09時至11時)

      午時 ( 11時至13時) 未時 ( 13時至15時)

      申時 ( 15時至17時)酉時 ( 17時至19時)

      戌時 ( 19時至21時) 亥時 ( 21時至23時)

      4.整理普查資料。根據每一份普查表,撰寫每位族人的條文。

      在整理普查資料時,要注意為族人安取譜名。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字輩,同一輩分的人取一個相同的字以示標志。這些作為輩分的字,連起來一般都是一首詩或格言警句。依照字輩取的名字,叫作“譜名”。

      圖為中華族譜

      赴永泰古靈陳埔陳氏宗族開展族譜編輯工作

      每個人出生之后,父母都會為你取一個名字,或乳名,或長大以后的學名,這個名字也是你在日常工作當中的標志。每個人的名字或體現了父母的意志和審美觀,或體現了自己的審美觀,五花八門,各式各樣,如果僅僅根據這些名字,你無法判斷同族中人的輩分,所以,譜名便應運而生了。具體的做法是:同一輩分取這個相同的字,另用一個不同字組成譜名,他日常使用的名字作為名或字。

      譜名應由主編統一安取,這樣就不會發生重復的現象。當然,有些人向主編提出他希望取一個什么樣的譜名,只要不重名,不發生沖突,一般主編是可以滿足他的這種要求的。

     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,有些人出生后取的名字,本就是依據字輩來取,那么,取的人多了,就會發生重名的現象。比如某族“家”字輩,取“家有”的有十幾個人,他們也沒有別的名字。在修譜時,你又不能改他的名字,那怎么辦呢?一般遇到這種情況,就要采用同音字替代,替代的原則是老譜已取的不改,改動修老譜時還未出生的,同樣都是在修老譜之后自取同一名字的,改年輕的,不改年長的,以此類推。

      5.確定老譜內容的取舍范圍。新中國成立前的老譜一般有序言、歷次修譜序言、歷次修譜人員名單、家規家訓、墳山圖、祠堂圖、祀儀祀規、歷史資料、藝文、跋、后記、世系(即人口資料),等等,各族各次修譜不盡相同,但大致如此。老譜的這些內容可以不全部錄入新譜,孰留孰舍,主編要有一個基本態度,然后提交修譜委員會(理事會)討論決定。

      6.搜集資料,撰寫源流考。每族都有自己獨特的世系源流,主編應根據老譜所載源流,搜集和參考近代本氏源流的研究成果,盡量將本族的世系源流考證詳細和清楚,可單獨成文,亦可列入序言之中。

      7.撰寫序言。每次修譜都有一篇序言,序言很重要,它幾乎是一部譜的象征和門面,它反映了該次修譜的指導思想和價值觀念。序言撰寫者一般是主編,但也可以請本族德高望重或學識淵博的人士撰寫。

      8.編定所有內容,初成文稿。編排的次序名不相同,但大致如下:序言(這是一定要放在最前面的),歷次修譜序言,源流考證,本次及歷次修譜人員名單和基本情況,捐款人名單及金額,凡例、歷史資料、字輩排行、齒錄、藝文、跋、后記、附注。

      9.審稿。審稿一般由修譜委員會(理事會)召集組織,邀請相關人員對草稿進行審核,一且審核通過,即可定稿。

      10.排版、印刷。

      11.頒譜儀式。

      12.編印頒譜紀念畫冊。

      上述是編輯的基本工作流程及內容。當然,各族都有自己不盡相同的情況,當然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工作順序及內容。上述的工作步驟也可同時進行,次序也可顛倒,并無成規。

    <td id="yc400"><option id="yc400"></option></td>
  • <option id="yc400"><kbd id="yc400"></kbd></option>
    <td id="yc400"></td>
    久久久精品